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南京邮电大学师生热切关注全会进程,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结合学校发展和自身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凝聚奋进共识,全校上下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的热潮。
校党委书记郭宇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布局谋篇的关键历史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的纲领性文件,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学习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全校上下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作为一所红色基因厚重、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家“双一流”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高站位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深入实施“强化特色引领、强化人才支撑、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学科特色优势,探索以“四个未来”引领教育发展,瞄准量子信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前沿领域,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推进学校与高新区协同创新发展,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奋力建设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成“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南邮力量。
校长叶美兰: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全面开启“十五五”规划关键历史节点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会,会议总结过去五年取得的重大成就,令人振奋,倍感自豪,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擘画崭新蓝图,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会指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一要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统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建立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为教育强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支持,为筑牢新质生产力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二要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拥抱数智变革,以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人才培养,打造拔尖人才培养新范式,提升学生的AI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南邮特色的创新人才;三要持续深化科技自立自强,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强高水平的科研创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贡献南邮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蒋国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我们为“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倍感振奋,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表示高度认同,对“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满怀信心与期待。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邮电大学将自觉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找准坐标、担当使命,广大教师将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进程中履职尽责、贡献力量。面向“十五五”,南邮将坚持聚焦原始创新,深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柔性电子等前沿领域,紧密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南邮人将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开展战略性、系统性研究的实验室里,在不断创新探索的未来课堂中,在深化产教融合的实践平台上,积极构建“学科—产业—区域”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更多南邮智慧与南邮力量。
党委人才工作部部长兼人才工作处处长李卫: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新时代高校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十四五”期间,学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焦信息学科特色,引育并举,高层次人才总量显著增长,国家级人才团队建设取得突破,人才评价机制日趋科学,已圆满完成既定目标。面向“十五五”,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统领,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紧扣国家“双一流”建设目标,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完善青年人才成长机制,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彰显南邮担当。
发展规划处处长胡纵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 “十五五” 时期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要求我们紧密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建立和完善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选拔培养未来战略科学家。全会提出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将深入探索“揭榜挂帅”等新型有组织科研模式,以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学校将积极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跃升。深化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 协同发展,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彰显南邮人的使命担当。
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王永进: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四中全会是2025年九三阅兵后的一件政治大事,我通过全会公报认真学习大会精神。“十四五”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历史性跃升,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局面。我们深受其惠,无限感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中央集思广益,深谋远虑,系统规划了“十五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实事求是,厘清了道路上的困难挑战,创新发展,指明了国强民富的科学遵循。我工作在教育科技战线上,要立足业务岗位,言传身教,立德树人,培养出更高水平的青年英才,深挖基础研究,攻关核心技术,提升科研成果的竞争力,勇当“十五五”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尖兵。
民进江苏省委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委员、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辛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令我倍感振奋。回望“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一线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坚实支撑,依托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型学院平台,我们课题组在无机化合物薄膜光伏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面临效率提升与规模化制备的双重挑战。全会提出的“加强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及“科技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展望“十五五”,我充满信心。我将带领团队继续聚焦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依托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培养青年力量,加快实验室成果的产业转化,为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贡献智慧,助力国家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不断迈进。
第四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2023级硕士研究生苏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为“十五五”规划擘画了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全国样板党支部副书记,我深感全会精神与支部服务社会、扎根基层的初心使命高度契合。支部党员连续七年走进鼓楼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志愿服务,以常态化陪伴点亮特殊儿童心灯;深入闻兰社区开设“邮梦小课堂”晚托班,将教育帮扶送到群众身边。这些实践,正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微观缩影,也让我们对“十四五”期间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有了更真切的体会。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中关于“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等部署更让我们坚定了将现有品牌活动做深做实的决心。未来,我们将继续高举党建引领的旗帜,深化特教服务与社区共建,为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贡献坚实的基层力量。
全国学联二十八大代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高其雅:从“总结‘十四五’辉煌成就”到“擘画‘十五五’宏伟蓝图”,我深刻感受到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磅礴力量。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高远站位锚定未来方向,将科技创新与民生福祉作为核心,明确提出以新质生产力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以绿色转型引领可持续发展根基,给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一名学生骨干,我深感使命在肩。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理论学习中涵养高远志向,在实践锻炼中锤炼过硬本领。始终把“全心全意服务同学”的宗旨刻在心里、落在实处,主动倾听同学需求,积极推动解决学业帮扶、生活服务等实际问题,让青春担当既有思想高度,更有实践温度。同时,我也将把个人成长融入“信息报国”的时代洪流,以专业所学赋能社会发展,用脚踏实地的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青春答卷。
(组稿:毕莹莹 初审:严英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