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2025 年通信理论与技术学术会议”在无锡召开。

开幕式
会议由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通信分会、中国通信学会物联网专业委员会、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联合承办。来自全国通信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产学研各界代表400余人出席大会,线上参会超3万人次。
大会主席陆建华、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宋彤分别致辞。
大会特邀报告会环节,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史生才,鹏城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东南大学教授王江舟分别作《超融合网络架构研究与实践》《物联网标准发展总体态势与问题挑战》《太赫兹望远镜与通信应用》《空时互换原理与空时二维信道编码》《AI大模型应用于语义通信》的报告。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邬江兴作《超融合网络架构研究与实践》报告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作《物联网标准发展总体态势与问题挑战》报告

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史生才作《太赫兹望远镜与通信应用》报告

鹏城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尤肖虎作《空时互换原理与空时二维信道编码》报告

东南大学教授王江舟作《AI大模型应用于语义通信》报告
专家报告会环节,鹏城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石光明、长安大学校长李树涛、北京邮电大学冯志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曹先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科学家孙晨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天地一体化综合业务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盛敏、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艾渤、清华大学教授高飞飞分别作《从传数据到懂内容》《高分辨率高光谱图象获取与识别》《面向智能机器的通感控闭环信息交互技术》《空基平台互联互通关键技术》《宽带卫星通信组网技术现状与发展》《空间环境效应作用下卫星网络可靠组网技术》《未来信道建模的若干问题》《面向无人机器场景的通感算智一体化关键技术及原型验证》的报告。

大会还组织了“新型通信网络论坛”“智能无线通信论坛”“空天地与专网通信论坛”“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论坛”“光通信与光网络论坛”“智能信息系统与产业应用论坛”“频谱资源与无线传输论坛”“智能信息处理与安全论坛”“青年学者论坛”和“大学生信息科技创新论坛”等10个通信专题论坛近百项学术报告。
(撰稿:胡文龙、邵澄 初审:赵海涛、邓艳华、戴修斌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