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至25日,首届中土先进材料与柔性电子双边研讨会(SAMFE-2025)在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苏莱曼·德米雷尔文化中心及萨班哲大学纳米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举行。会议由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与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以“先进材料与柔性电子:架起创新与产业的桥梁”为主题,吸引中土两国顶尖学者、产业界和高校代表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维教授率柔性电子团队参加研讨会。
在开幕式上,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校长Hasan Mandal院士与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维院士作为大会主席发言。Hasan Mandal系统阐述了土耳其在先进材料与柔性电子领域“科技创新-教育赋能-产业落地”三位一体模式中的重要进展,强调相关核心技术对未来全球产业变革的核心作用。黄维重点展望了先进材料与柔性电子在新型显示、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绿色能源、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呼吁建立“中土先进材料与柔性电子创新联盟”,通过联合研发、技术共享与人才培养,攻克柔性光电信息材料、半导体器件集成等关键科学技术难题,抢占全球产业战略制高点。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魏晓东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是中土两国科技合作的里程碑式实践,既彰显了双方对柔性电子、先进材料等科学技术前沿领域的战略共识,也映射出中土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和孵化未来产业的深层互信。

SAMFE-2025开幕式

SAMFE-2025会议现场

黄维院士作学术分享
会议聚焦显示与照明技术、生物与健康电子、信息科学、绿色能源、可穿戴电子、软体机器人以及量子增强柔性器件等七大科学技术前沿核心领域,以南京邮电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澳门大学、武汉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高等学府,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萨班哲大学、伊斯廷耶大学等土耳其高校院所,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杰出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讨,通过精彩的主题报告展现了中土双方的前沿成果与产业路径。
在快速社交与专题圆桌讨论中,中土学者围绕柔性显示、生物传感、量子器件等前沿课题展开深入讨论,将两国在智能时代面临的共性挑战转化为联合攻关课题,为柔性电子从实验室创新迈向全球产业链协同、加快推动先进材料和柔性电子未来产业发展铺设了关键基石。
会议闭幕式在萨班哲大学纳米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SUNUM)举行,其中特别设置初创企业路演环节,黄维与Mandal共同为路演嘉宾颁奖。黄维表示,中国代表团愿以柔性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以及顶尖高等院校为依托,与土耳其学界深化联合攻关,共同开发节能材料、智能医疗设备等变革性技术,让中土合作成为全球科学突破的代名词。

为路演嘉宾颁奖
会议期间,黄维带领柔性电子团队考察了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伊斯廷耶大学、萨班哲大学等高校,与各校领导和科研人员进行了友好交流,并就加强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人才交换了意见。团队还拜会了魏晓东总领事、尚健副总领事等,并受邀参加总领事馆和伊斯坦布尔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欢迎招待会。

柔性电子团队参观萨班哲大学SUNUM实验室
其间,黄维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采访,表达了“通过加强中土两国间学术交流,开展有实质意义公共外交、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的愿景。

黄维院士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采访
(撰稿:杨听韵 摄影 SAMFE-2025 初审:沈清明、赖文勇、凌海峰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