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南邮承办的“12国12校国际研讨会”在仙林校区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报告厅举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江苏省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钱文华,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崔春霞,我校党委书记郭宇锋、校长叶美兰出席会议并致辞。“四邮四电”兄弟高校作为特邀嘉宾参会,来自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白俄罗斯等12国12校的校长及代表参加研讨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青山主持会议。

南邮承办“12国12校国际研讨会”
叶美兰校长致欢迎辞。她向海内外来宾介绍了南邮,作为有着悠久历史和浓郁文化底蕴、信息特色鲜明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享有“华夏IT英才摇篮”的美誉,学校依托“信息材料、信息器件、信息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应用”五位一体的学科创新体系,培育了28万余名优秀人才。在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中,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国际电信联盟首批学术会员单位,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建立合作,开展国际交流项目超百项,着力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她表示,希望搭建起“12国12校国际联盟”与“四邮四电”高校沟通的桥梁,开展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交流合作,推动教育合作从“物理联通”向“数智融合”迈进,推动国际合作从“资源互通”向“数智共生”转型,推动联盟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叶美兰校长致欢迎辞
省对外友好协会钱文华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江苏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合作,提升了江苏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12个国家的12所高校带着各自独特的文化底蕴、学术传统在南邮汇聚,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将进一步推动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他提出,希望联盟成为知识创新的汇聚地,整合各方学术资源,开展联合科研项目,攻克全球性科研难题,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希望联盟成为人才培养的新高地,开展师生交换、联合培养、学术竞赛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希望联盟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各国师生深入了解彼此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价值观念,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为国际友好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省对外友好协会钱文华副会长致辞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崔春霞表示,建立“12国12校国际高校联盟”,是对国家“深化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以教育合作为纽带,深化“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服务中国—东盟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创新探索。希望联盟成员强化战略对接,将联盟建设深度融入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中欧创新伙伴关系等国家级合作框架;突出创新驱动,依托江苏数字经济高地优势,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攻克量子通信等技术难题;厚植人文根基,探索“学分互认”“国际产学研基地”等制度创新,为构建“留学江苏”品牌注入新内涵。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崔春霞致辞
会上,联盟高校代表共同签订《12国12校国际联盟协议》。联盟的成立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不同国家高校间教育资源的流动与整合,让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传播,提高全球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联盟高校代表共同签订《12国12校国际联盟协议》
下午的会议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下高等教育合作”主题。郭宇锋书记作“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构建新时代开放办学新格局”的主题交流。他表示,在全球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共同应对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将有效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科研协作和国际合作的智能化升级,为全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他认为,应深刻认识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战略意义,深入探索人工智能重塑高等教育崭新生态的实践路径,通过开放共享推动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深度融合,为“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郭宇锋书记作主题交流
平行论坛进行了12国12校联盟发展战略研讨及“四邮四电”高校交流讨论,重点关注高校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四邮四电”高校教育出海“南京行动”方案研讨等关键议题。

联盟成员研讨交流
(撰稿:朱治亚 摄影:殷婕、杨璐源、陈雁南、段皓严 初审:王海艳 编辑:王存宏 审核:张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