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长征经历 终生受益
发布时间: 2016-10-19 浏览次数: 133 文章来源:

战斗中负伤,没有药,没有医生,什么力量支撑走完漫漫长征路?学习起始,没有场地,没见过纸笔,如何成长为我军通信战线的行家里手?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聆听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讲述难忘故事——
长征经历 终生受益

■孙振者 本报记者 卜金宝 穆可双

        【人物小传】秦华礼,四川通江人,1913年出生,1932年参加红军,1935年被选送到通信学校学习无线电,毕业后分配在红四方面军4军军部,任无线电台台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司令部通信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工程学校大队长、南京邮电学院院长、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等职。

    在采访中,谈及1940年百团大战期间的故事时,秦老告诉记者,那年夏天蚊灾泛滥,许多战友“打摆子”特别严重,发高烧。三个保卫员都躺在了病床上,无法工作,仅剩他一人。战况紧急,他守着电台连续8天8夜没有合眼。谈起这些,秦老淡定自若,“经历过长征的人都能做到。”

    “我找到一把剪刀,烧红了就直接按进去了,咬紧牙关开了个口子,这就算做了手术”

    秦华礼探望汶川地震遗址时,向遇难者敬献了花篮。81年前,秦华礼在四川“北川峡谷”地域的千佛山曾命悬一线。1935年,秦华礼在历时70多天的千佛山战役中左腿负伤。他执意要跟部队一块走,但无奈伤势严重,为防止伤口感染,他用开水将盐融化,然后用布条蘸盐水清洗伤口。尽管如此,伤口还是感染了,疼痛无比。“疼也没有办法,因为什么都没有。”秦华礼索性找老乡要了一把剪刀,把剪刀烧红了就直接往伤口上按,咬紧牙关拉了一个口子,人当时一下子就晕过去了。折腾了半个多月,伤口好些了,秦华礼又跟上了部队。

    1935年,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合并了通信学校。秦华礼被推荐去学习。其间,天天打仗。敌机总是早晨八九点钟的时候飞来,侦察、轰炸,一直折腾到下午。秦老回忆说,“敌人狂轰滥炸,我们总是在转移,是‘移动的通信学校’。学校没有纸笔,更没有其他学习用品。只有两个电台,一边发电报,一边教学。”

    没有纸笔怎么办?只好自己想办法。那时候前方部队打仗缴获了敌人的铅笔,送到后方的学校。由于铅笔珍贵,秦华礼想了一个办法,将竹子削成铅笔的形状,用牛油炸一下,就可以像铁钉子一样在地上写了。秦华礼就在石板上写、地上写,写数字,写英语。

    秦老说,长征的经历,给了他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于是便有了“百岁再长征”。2013年9月,已经百岁的秦华礼,在家人陪同下,重走长征路。路过毛峪镇、佑垭口村时,秦老指着一处,“当年我们就是从这里冲向敌人!”看着与敌作战的地方,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

    “后来我们得了疟疾,刘伯承亲自指派师部的一个卫生队,到邯郸卖东西换钱,给我们买了药”

    作为指挥员的耳目,电台不能离指挥员太远,因此秦华礼经常与刘伯承、陈赓等高级将领在一起。过草地行军至晚上,当大家都休息时,恰恰是通信忙碌的时刻。

    “忙的时候,饭都吃不上。”吃饭都是利用发报间隙,对方没有呼叫,赶紧狼吞虎咽吃上两口,对方一呼叫,立刻停止吃饭赶紧回复。刘伯承得知情况后,每天都要专门嘱咐通信员的吃饭问题。据秦老回忆,刘伯承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一些人得了疟疾,刘伯承亲自指派师部的一个卫生队,到邯郸卖了东西换钱,为大家买药。秦华礼发高烧了,刘伯承还专门给他送吃的。

    秦华礼对记者说:正是因为领导关爱部属,上下一心,红军队伍才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最终走向胜利。

    这些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上,秦老始终注意关心部属,为大家办实事,排忧解难。他还十分热心公益事业,多次为家乡中小学捐款捐物。他说,这都是应该做的。从红军长征开始,我们的各级干部都是这么做的。

    “穿不穿军装,都是共产党员,一切听从党安排。我们能从胜利走向胜利,就是因为听从党的指挥”

    初过草地时,藏族群众受国民党骑兵的欺骗宣传,都躲到山里面去了。1936年,秦华礼所在部队为迎接红二方面军,在草地驻扎两个多月。藏族群众的房屋门都开着,家里面堆着粮食。一些藏族群众发现红军没有动一粒粮食,他们才意识到,这是一支老百姓的队伍。

    秦老回忆说,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党岭山时,一个藏族通司给红军带路,觉得红军真好,后来没有回家,索性直接加入了红军。长征途中,部队始终坚持严格的群众纪律。凡是在老百姓家里寄住,第二天出发的时候,都有一个纪律检查组要检查:房间有没有打扫干净?老乡的水缸有没有挑满水?

    在党的号召面前,秦老从不讲二话。1950年,因为支援地方建设需要,时任中央军委工程学校正师职大队长的秦华礼奔赴重庆市,作为军代表接管邮电局工作。2年后,他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到地方工作。刚到邮电局那会儿,什么都没有。办公的地方一张桌子、椅子都没有,也没有住处。后来,昔日的战友同窗及部属已经当上了将军,而他则到一个新的战场,开始了从无到有、白手起家的奋斗历程。当问及脱下军装是否后悔时,秦老坦言,穿不穿军装都是共产党员,一切听从党安排。

    1958年,秦华礼出任南京邮电学院首任院长。南邮成立之初,缺房子、缺设备、缺老师、缺干部。但这都难不倒这位从长征中走来的红军老战士,他带领师生一起下工地,打根基,盖房子,将汗水洒遍了南邮的每一寸土地……

    尽管离开部队多年,但秦老参观解放军档案馆时,仍难掩激动。放眼国际形势,展望强军征程,秦老坚信,只要听从党的领导指挥,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都证明了这个道理。

    秦老告诉记者,长征经历,终生受益。80多年前的回忆在我们听来惊心动魄,然而在这位104岁老红军的脸上却波澜不惊,从中我们读到了一份从容与淡定,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题图摄影:穆可双


最新发布LATEST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