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在南邮,有一堂“说走就走”的课
发布时间: 2015-04-01 浏览次数: 108 文章来源:

    进入南京邮电大学的网上选课系统,自动化学院的肖阳同学快速点击了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顾燕老师讲授的“中国旅游地理”公共选修课。确定已选上,肖阳庆幸听了学长的推荐。因为这门“热门课”,每学期的课程容量为150人,每学期都会有超过数倍的学生报名。不为别的,同学们就是奔着这门课的“说走就走”。

“炙手可热”的一门选修课

    每周六上午,顾燕老师要上三节“中国旅游地理”课。只要天气好,这两节课的地点便在中山陵、在玄武湖、在南京博物院……一学期32课时,有近一半的课在大自然中度过。超量的实践教学环节,顾燕老师这样认为:“学习这门课,不仅要把旅游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我更希望学生在旅游中多增长一些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理工科学生的短腿。”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徐任程在第一次课上听完顾老师的教学安排后,酷爱旅游的他惊喜自己“中了彩”。在顾老师的QQ群里,上户外课的当晚,聊天消息一定是“999+”。即便是学完这门课的学生,也会通过QQ群里的信息再去蹭上一堂课。顾燕老师从2006年开设“中国旅游地理”课,2007年开始带着学生“走出去”上课。“何必为一门选修课这么劳神劳力呢?”面对记者的疑问,顾燕老师说:“据统计,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只能达到60%,而在户外与他人、环境的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达到90%。”为了将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引导为主动,于是她带着学生“说走就走”。

在“说走就走”中学会探索

   3月中旬的一个周六,顾燕老师上课的内容是“明城墙”。她带着学生从中山门走到解放门,总共8公里的行程,边走边讲解。站在明城墙上,顾燕老师指着城砖讲解明城墙的结构、城砖的特点。紫金山栈道、前湖、琵琶湖、台城、古阅武台,每到一处景点,顾燕老师都会告诉同学们它们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学们一边听讲解,一边回想着之前顾老师课堂上三十多张与明城墙有关的历史、文化内容的PPT:明城墙的轮廓图准备了两张,好像朱元璋的头像,又好像北斗七星的造型。还有沿途景点故事图、城墙的老照片、日军攻占城墙时的历史照片等。每次户外课前,顾老师都会针对主题详细讲解,加上设计好的路线,带着学生在寻找中发现历史。

    “在行走中,意外地发现更能激发同学们探索的欲望。”顾燕老师说,在孝陵卫附近,大家发现了深藏其中的民国邮政博物馆。虽然闭馆没能进去参观,但同学们好一阵兴奋。

    管理学院的蒋芬同学告诉记者,顾老师上课的花样可多了。“老师还和我们一起去吃过热腾腾的金陵汤包和大碗鸭血粉丝汤!”

希望学生学会自主规划

    顾老师考虑到出行的安全问题,选择在户外上课的地点都是坐地铁、公交方便到达的,可还是有学生会问:“老师,我怎么去?”这让顾老师感到不仅要带着学生外出,更要教会学生自主规划。顾燕老师设计的考试内容除了要求学生写一篇对这门课的感悟和建议之外,当堂每人完成一份旅游攻略必不可少。她说,可别小看这份攻略,它包含了时间安排,线路设计,住宿、就餐、门票的预算。只有规划周密,出行才能顺利。

    卜杨同学在学习小结中写道:“说走就走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的。”蒋芬同学来自旅游胜地桂林,她跟随顾燕老师上过南京博物院一课后,又自己设计了一条博物馆的参观线路。第一站去了位于朝天宫的南京博物馆。“以前都是看展品的样子漂亮不漂亮,现在不再走马观花。不仅会看它的简介,还会当场上网看它的历史背景等。徐任程这学期则根据自己的兴趣,做了份学习规划,在规定的学分之外,选修了网络课程《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顾燕老师构想以后上课形式可以再多样化,学生的参与度更高些。“让学生自己组织一次出游活动,自由选择本市的活动目的地。回来后分小组讲解心得。”

作者:花子健  张前

最新发布LATEST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