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15-03-16 浏览次数: 24 文章来源: 学习时报

  党的十八大后,干部教育培训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校工作要与之相适应,最根本的还是要在提升办学质量上下功夫。而提升办学质量,就需要对党校的核心竞争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刘云山同志主持党校工作以后,也多次明确提出要深入研究党校有哪些特点优势、还有哪些潜在资源,要求着力培育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党校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初步归纳,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突出政治理论和党性教育,这既是党校区别于一般国民教育和其他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鲜明特点,也是党校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党校是党兴办的唯一以党的名字命名的专门用来教育和培养党的干部的学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姓党,坚持这一点,就必须把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逻辑起点,放到最基本、最直接、最本质的层面来把握,这是由党校性质决定的。”目前,尽管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日益多元化,但党政干部的主体、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仍然是党校,这是中央文件和相关条例明确规定的,也是现实中毋庸置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涉及教、管、学以及后勤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的系统性工作,尤其是党校对各层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与着重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一般国民教育有很大不同,主要是用党的基本理论、纲领、政策和经验教育干部,核心是政治培训以及领导素质和能力的培训。它的任务是通过强化理论武装,使党员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意识;通过学风培养和思维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党性锻炼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内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处理好掌权为了谁、怎样掌好权、权力与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增强经受各种风险考验的能力。
  要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需要有多样化、层次深的教育培训方式和手段,如党校的专题授课及研讨、常规的定期大报告制度、学员党性分析制度及课题组研究、社会调研、学员论坛等等。其中,像中央党校,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莅临讲话、作报告;许多中央和部委领导常就国际国内形势及中央决策部署,直接面向学员讲解;省(区)、市和其所属的有关厅局部门负责人,按规定常到所在地党校,及时向学员通报传达中央精神以及在本地区的贯彻落实情况,共同探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大计等,极具党校特色,理所当然是党校的核心竞争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校教育的最大特点,也是党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早在1938年10月,张闻天同志就明确指出,党校教育应是“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特别着重于马列主义精神与方法的教育,着力于拿实际问题说明马列主义原则。”1940年2月,中央总结办好党校的经验,作出《关于办理党校的指示》,指出“各级党校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的理论与实际来教育干部”,“求得理论与实际的一致,是党校教育的中心目标”。1941年,毛泽东为党校制定了“实事求是,不尚空谈”的校训,并明确规定“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定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贯彻这些要求,就必须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深入学习理论、掌握科学理论体系上下功夫;二是要在联系实际,运用理论武器研究解决当前重大问题上下功夫。而这些,也恰恰是党校特有的优势和长项。
  譬如,党校学员都来自工作和实践的第一线,他们进党校一方面是组织安排,同时也是带着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以及个人思想认识上的困惑来学习的,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是他们的天然需要,施教者如果不擅长以理论讲解实际问题,往往还得不到他们的首肯,打不了高分。同时,面向实际、了解实际,又需要有一定的途径,在这方面,党校更具有一般高校和科研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党校不仅是学校,还是各级党委序列下的一个工作部门,党校师生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调查研究、到有关单位和部门询问、查访、座谈,往往既是学习过程,又是研讨工作的过程,容易掌握最真实的情况。
  坚持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是党校教育的优良传统,也是党校教育的又一重要特点和核心竞争力
  党校学员是一座宝贵的人才资源库,他们中的多数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专门知识,有的还是某一方面或领域的专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大专以上学历已成为进入干部队伍的起码条件。目前,党校学员不仅学历高,且很多还恰恰是社会科学方面的学历,他们对哲学、经济学、历史等学科,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过程和最新成果是熟悉的,相对于这样的教学对象,党校教师的理论优势已很难说十分明显。反过来,学员的实践经验则日益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坚持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就更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党校教育就是为干部学习提高提供一个机会,为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交流搭建一个平台。因此,在党校教育中教师与学员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国民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在一般国民教育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传播的对象,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明显。而在党校教学中,教和学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反差,只能说是各有所长和优势,是一种交流和研讨性质的教学。而且,学员学习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是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这就决定了党校教师的教学是围绕学员进行的,教师必须在了解和把握学员需求的情况下讲授,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党校教学必须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党校的教学过程,是教员与学员一起研讨理论、研究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教员单纯传授知识、讲解理论的过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讨论、研讨和交流都是党校教育的重要方式,也是实行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是因为党校学员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实际工作阅历与经验,而且还为党校的教学要求和学员的学习需求所决定,他们的学习不是仅满足于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现成结论,其着力点在于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说明现实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像党校教学中的双向交流、学员论坛、课题组研究等一系列作法,唯有党校具备这样的主客观条件并能够始终坚持,其组织和管理过程中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无疑也是党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党校的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它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体系优势
  党校是一个系统、一个体系。全国几千所党校的培训范围、对象、内容等是有明确的层级分工的,各层级党校之间存在着业务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这一点,与一般国民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譬如,清华、北大作为享誉中国和世界的顶尖高校,各自都有数万人员的规模,级别也很高,但它们与其他任何高校都不是“上级学校”与“下级学校”之间的关系。而党校则不同,远的不讲,1954年12月,中央发布的《关于轮训高、中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中,就对各级党校提出了形成高、中、初三级上下衔接、明确任务分工的要求;次年9月,中央批转的《关于中级党校工作座谈会向中央的报告》中,又提出“高级党校对中级党校、中级党校对初级党校,都应当积极主动的负起自己义不容辞的指导责任”。及至近十多年来,中央下发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等文件,都继续强调了上下级党校之间“业务指导关系”和“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功能”的要求。
  这是因为,作为党的干部尽管职务有高低、能力有大小、水平有差异,但我们党对各级干部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等主要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作为干部培训主渠道的各级党校在教育的基本内容、方式方法上,也必然是统一的、一致的。目前,党校已经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到行业有十几万干部职工队伍的“全国党校系统”,尤其是自2008年《党校工作条例》颁布以来,党校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体系优势进一步彰显。例如,仅从优化资源配置来说,部分片区(如西北、华北等)针对党校优质培训资源不足和有些资源相对过剩现象并存的问题,在一定区域内(省或市)进行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整合,通过举办分校、联合办学等形式,促进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有些省还建立了本省党校系统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如知名师资库、教学专题库、教学案例库以及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学系统、视屏点播系统等,使优质教学资源能够在全国或全省党校系统发挥出更大效果。特别是中央和各地党委政府对党校事业的高度重视、各地党委主要领导或主要部门领导兼任本地党校校长的规定,使不少党校有了很强的组织社会资源的能力和优势,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了在全社会教育培训领域中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李德福
  文章转载于求是网 原文链接:http://www.qstheory.cn/CPC/2015-03/10/c_1114585908.htm

最新发布LATEST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