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一个高校公益社团如何坚持15年?
发布时间: 2014-11-18 浏览次数: 99 文章来源: 人民政协报

高校的公益社团有很多,但能持续较长时间的很少。大学生做公益往往凭热情,很难将社团机构化、持续化。但在南京邮电大学,有个名为“爱心社”的社团默默坚持了15年,秘诀何在?

爱心社的成立来源于其创始人的一次爱心行动,创办者希望机构“起个平实的名字,做些平实的事”,于是带着同学们做了一些公益环保活动。

随后,机构面临这样的问题:机构如何持续下去?

爱心社开始了机构化的过程,秉承“锻炼自我,服务他人”的宗旨,开展活动时确立了这样几个思路:完善社团制度建设,提升活动服务质量;科学设计活动内容,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需要;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学生参与公益的积极性。

爱心社正式加入了南京市慈善总会,成为其中的慈善义工团队之一,该机构还作为发起人,联合仙林7所高校成立了“陌上花”爱心联合会。

爱心社的负责人将机构的活动分成两部分,一是立足校园服务同学。比如慈善义工体验月、手语推广会、“随风行动”环保系列活动、“EYE”画报、爱心健康公益讲座;二是面向社会服务大众,比如定期参与常规慈善义工点的志愿服务、参与南京市慈善总会的慈善义工活动、通过“陌上花”爱心联合会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等。

2009年起,爱心社每年举办一次“慈善义工体验月”活动,主要面向全校社外学生招募慈善义工,为他们提供一个体验慈善义工、奉献爱心的平台,平台大受欢迎,每次平均参与人数近500余人,还被评为2013年“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

爱心社平均每个月开展一次的“随风行动”环保系列活动,一方面向同学们宣传绿色环保,另一方面通过回收旧物捐献爱心,比如通过“军服回收”和“扫楼收旧”活动募得的资金联合南京市图书馆在打工子弟小学捐建了“爱心图书角”。

就是这样一些“平实的事”,吸引越来越多人参与。如今的爱心社已经发展成为涵盖全校各个学院学生近200余人的大社团,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团文化,比如爱心社有自己的社团LOGO,公共主页、微博、社旗、社团文化衫、慈善义工红马甲、社团徽章、社歌等。

通过不懈的努力,爱心社多次获誉,树立了品牌形象。该机构负责人表示:“没有轰轰烈烈,只有凡人小善,可就是这些‘平实的事情’、‘温暖的行为’、‘有意义的举动’,悄悄地播撒了爱的种子。”

作者:江丽萍

最新发布LATEST

 
  •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