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 郑长忠
任何社会与任何时期都需要有与这一社会和这一时期相匹配的意识形态,否则,社会秩序就可能因此而崩溃或失范。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既是逐渐生成的,又是不断建构的。意识形态的配置方式,既需要倡导,又需要自觉。在本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点任务,而高校作为文化知识生产与配置以及社会精英培养与输送的主要场所,再加上大学阶段是人们价值观生成与定型的关键时期,这就决定了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中将具有基础性与战略性的作用。比较于过去意识形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机制都有其新的特点,这就要求,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方法与方式上也应该有所创新。
一、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
意识形态作用在于建构人们的内在精神秩序,使人们能够因此认同现实社会秩序以及接受每一时期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按照著名经济学家诺斯的讲法就是,可以达到社会运行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现代化建设对组织化的诉求与传统中国一盘散沙的社会特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中国选择了党建国家模式来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由此,建国之后,党的意识形态就成为了整个政治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由于在“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的认识不清,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巨大挫折。改革开放之后,一方面推动经济与社会改革,另一方面也在推动政治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政党主导的特征,使意识形态创新首先是推动党的意识形态创新与发展。在与经济社会改革与发展互动过程中,党的意识形态创新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改革开放的深入使国家与社会的主体性逐渐生成与发展,由此政治结构也进一步发展为党、国家与社会三部分。随着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社会的意识形态也日益多样化,从而导致党的意识形态一元化与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为此,需要通过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以勾连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被提出。意识形态建设任务也由此从单纯推动党的意识形态创新,向以建构国家意识形态为重点的、推动整体政治意识形态建设与发展转变,这标志着意识形态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为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与主要内容。
二、高校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
任何意识形态建设都包括三个环节:一是提出与生产,二是配置与传播,三是接受与内化。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培育与践行也包括上述三个环节。上述三个环节功能的实现都需要相应的机构与机制予以承接与落实,诚然这些机构涉及到政治与社会的各方面组织和载体,不过,不论是根据学术研究,还是根据现实实践,我们都认为高校作为机构与机制,同时兼具意识形态建设三个环节的功能。
高校是意识形态生产的最重要机构与机制之一。意识形态生产需要大量具有人文与社科知识的人员参与,并且还需要有交流与研讨的机制和条件。在中国,人文社科的人才,80%是在高校,同时,高校具有交流与研讨的传统与机制。这就意味着高校具有支持意识形态生产的人才与机制的基础。因此,高校应该成为深化和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重要基地。
高校是意识形态配置的最重要机构与机制之一。意识形态配置与传播是需要相应途径与场所的,同时,这种传播还需要有一定密集度。作为知识传播的传统主要场所,高校是培养大学生的地方,而大学生又是未来社会精英,同时高校在整个社会中处于知识发布的源头。这就意味着高校具有支持意识形态配置与传播的人才与渠道的优势。因此,高校应该成为培育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
高校是意识形态接受的最重要机构与机制之一。意识形态被接受与被认同是意识形态建设的目的,而使意识形态被接受并内化,是需要相应途径与方法的。大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发展与定型的阶段,因此,这一时期如果意识形态教育得法的话,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具有长期影响的效果。这就意味着高校是意识形态产生影响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应该成为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地。
三、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重视发挥高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围绕国家、社会与公民三方面,通过对我国现有社会多样意识形态进行凝聚,并在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而形成的,从而起到凝聚各方以及勾连党的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产和建构过程中,既要重视党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作用,也要重视对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凝聚。凝聚各方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意味着,相关内容已经存在于社会之中,需要通过人们参与并将其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与体系得以进一步丰富与完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产、配置与内化的重要机构与机制,其中的科教人员更是直接参与生产与配置工作,同时他们也是最了解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人。因此,调动教师积极性就成为高校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关键之一。另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学生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可以从两方面来对此说明:一是大学生是对时代发展感受最敏感的一个群体,因此,对于核心价值观如何有效落实及其实现方式是最有发言权的;二是大学生观念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他们既接受着他人的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他人。
因此,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新特征要求我们必须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必须将之贯穿核心价值观建构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生产环节,而且还应贯穿在配置与接受环节。
四、要重视创新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与载体
要能够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有效调动高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培育与践行效果,就必须推动高校在意识形态建构方面的机制与载体的创新。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要改革高校内部有关体制与机制。重点包括两方面:一是要加大高校智库建设,一方面可以推动高校人文社科的科研成果向政策以及社会传播的力度与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大学科教人员对现实的关心与研究,从而对党、国家与社会的意识形态情况更加了解。二是要加大课题项目的管理与激励制度改革,应该加大力度向青年教师倾斜,一方面可以鼓励青年教师能够更早参与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达到既能够较早参与研究与生产,也能够在此过程中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科研经费使用真正落到有生产力的年轻教师身上,从而达到培育后备的作用。
第二,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团工作。高校两课教学以及党团工作都应该根据学生新的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创新与调整。特别是要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上下功夫,从而不仅提升价值配置与接受中效果,而且还能提升价值生产效果:一方面要转变具体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要推动党团的组织形态创新。
第三,要重视学生社团作用的发挥。学分制实行等因素使传统班级功能受到了严重削弱,而作为自组织化结构的社团开始蓬勃发展,这就导致大学生生存形态从班级化生存向兼具班级化与社团化生存转变。社团是基于学生兴趣而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专业性特点的学生组织,同时,每个社团都基于一定的价值基础,这些价值通常体现为现代青年和社会成员的某种认同。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认为应该大力发挥社团的作用,为校园内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很好的载体。
第四,要重视校园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发挥。校园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对大学生有较大影响,我们应该重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提供微观舆论环境。
(光明网记者邬庆霞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