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频谱资源分配和管理的话题一直是业界关注的重点,同时,频率之战也是各方利益的焦点之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参与到了国际电联(ITU)无线电频谱管理的研究组并担任领导职务,这推动了中国无线电应用与管理的发展。
近期,通信世界网专访了中国通信学会无线电应用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朱洪波教授,与业界共同分享国际无线电应用的发展方向。
通信世界网:最近业界再度热议频率问题,您作为无线电应用与管理方面的专家,能否谈谈ITU为什么要对频谱问题进行协调管理?
朱洪波:ITU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负责资源的协调。频谱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从现在的情况看,现代电子战、信息战中对于频谱资源的争夺非常明显,同时,频谱资源的特征就是紧缺性,但这种资源永远不会消失,因此,ITU必须要对频率资源进行协调,确立频率共享的模式。我们看现在信息产业的发展,实际上,频率资源其实是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目前,ITU的三大局,R局负责无线电通信方向的工作,T局负责标准化方面的工作,D局负责未来的发展规划。这里面的工作,其实非常复杂,通常就某一问题需要反复在国家间、区域间进行协调,以无线电频谱管理方面为例,除了ITU的全会之外,每年还有多次区域性的会议,比如,我国要与印度、东南亚、俄罗斯以及其他邻国进行国家间的协调。
通信世界网:包括您在内的中国专家目前已经进入了ITU-R研究组管理层。这对于中国无线电通信方面的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朱洪波: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全会是ITU-R的重要组成部分,每3~4年召开一次。主要职责是为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基础并响应大会提出的各项要求;审议和完善该部门特别是研究组的工作方法和程序;审议批准建议书;制订研究组未来工作计划。
2007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电联2007年无线电通信全会上,我国推荐的专家全部顺利当选ITU-R相关机构及研究组的领导职务。这是我国自1972年恢复在国际电联合法席位以来第一次全方位进入ITU-R研究组管理层,对于促进我国在更高层面上参与ITU-R活动,维护我国正当无线电频谱和卫星轨道资源权益,增强我国在国际无线电频率协调和规则制定领域的话语权都将具有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
这当然首先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越来越强大,另一方面,对我们在国际以及国内相关项目的研究也有极大地推动作用。比如,我本人当选了第3研究组(电波传播)副主席,这个职务的工作职责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政府,对无线电频谱的分配、监测和管理提出方案。
在这一领域,中国原来并不强,澳大利亚、瑞士、美国、韩国等国家在提交文稿、参与活动方面都非常活跃,我国以前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现在我们中国人担任了相应职位后,发生了改变,现在国内研究机构、高校等每年都会形成自己的文稿,使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应有的地位。
就个人来讲,我也很珍惜在ITU工作的机会,因为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将我们中国的研究成果和声音传播出去。
通信世界网:除了研究机构以外,中国的企业也越来越关注标准化工作,在这方面可否谈一下您的观点?
朱洪波:企业关心标准的问题是一件好事。毫无疑问,国际标准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希望抢占标准的致高点,希望自己的技术成为标准,这样可以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
目前在ITU标准化的会议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和中国企业参与。WTSA-08上确立的国际电联标准部门10个研究组的领导层中,我国就有9位专家当选。其中,除了高校和研究机构,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的技术专家也当选了相应职位。近年来,我国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在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重要成绩,夺得了多个重要的管理职位,掌握了制定国际标准的话语权。
通信世界网:参与ITU的工作您有哪些体会?
朱洪波:近几年来,在参与ITU的工作中,有一点感触很深,那就是我们中国越来越强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便参与国际通信组织的工作。但是,由于当时我国通信业发展落后,在这些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很少,担任领导职务的则几乎没有,导致在国际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微乎其微。经过多年的努力,伴随着我国电信业实力的迅速提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在国际通信组织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人中,赵厚麟先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8年,中国的赵厚麟在ITU标准化局局长职务的激烈竞争中以明显优势胜出,成为第一位担任该职务的非欧洲籍官员。从此,中国人在国际通信机构中占有了一席之地。2002年10月,赵厚麟又以高票成功连任该职,再次向全球证明了中国的实力。
2006年10月,赵厚麟当选为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人在国际电信组织中的最高级别官员,人此,中国在国际电信舞台上,有了自己的代言人。
随后,我国在国际通信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大大加深,越来越多的中国专家在ITU的各个研究组担任主席、副主席以及编辑职位,这对提升中国在国际通信领域的话语权具有重大推进作用,也是体现了中国电信业实力不断增强。
通信世界网:您认为,未来无线频率研究的方向是什么?
朱洪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的结果是对网络容量需求不断增大,而频谱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频率必须被更有效地应用,因此,关于无线电认知系统,以及频率共享和网络融合方面的研究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目前的一系列国家级重点项也体现了这一思路。
比如,体现信息化生活需求的超宽带项目,目前不仅是国家的863项目,同时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其核心问题就是研究频率如何共享,即如何解决“频谱树”和“频谱草”的关系。
作者及来源:记者 杜娟 通信世界网 2009年02月11日